微信號
Wang13795530723
本文目錄一覽:
柑橘果實變成“麻子臉”,柑橘黑點病該如何防治呢?
1、防治措施清除枯枝。果園內枯枝是主要的侵染源,無論是病蟲枝、機械損傷或人工修剪產生的枯枝都易寄生病菌,下雨后病菌孢子釋放出來,隨雨水傳播,再度侵染。冬季和生長季及時剪除病枯枝,能夠大大減少侵染源,減輕發病。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及時將剪下的病枯枝清出果園,集中燒毀。藥劑防治。
2、不能吃。柑橘果實上會出現小黑點,是因為柑橘在種植的時候,沒有處理好樹枝,例如果實生長得較密,但是農戶卻沒有進行及時的修剪。那么在連綿降雨天氣之后,農戶也沒有及時的將柑橘果園進行排水的工作,所以就使得黑點病的病菌開始大面積傳播,使它們開始干擾健康的樹枝。
3、柑橘類果樹容易有病蟲害,例如為讓果樹葉子枯落的黃龍病,得靠抗生素來治療,農民會在果樹根部打洞吊點滴。
柑桔樹脂病用什么藥好
用辛菌胺乙酸鹽加萘乙酸或甲基硫菌靈加吲哚乙酸或多菌靈加吲哚丁酸涂抹樹干傷口。用硫懸浮劑或噻菌銅或噻森銅或喹啉銅或氫氧化銅噴灑樹冠內外枝葉。每5~6天一次,連續2~3次,即可控制發病,并使患病植株恢復正常生長。

柑橘樹脂病,先用利刀將膠狀物刮除干凈后,再用辛菌胺乙酸鹽加萘乙酸,或甲基硫菌靈加吲哚乙酸,或多菌靈加吲哚丁酸等涂抹樹干傷口,每5~6天一次,連續2~3次,即可控制發病,并使患病植株恢復正常生長。


枝干發病,可采用縱刻病部,涂藥治療。涂藥時期4-5月,8-9月,每期涂3-4次。藥劑可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倍液,或7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300倍液。
涂藥時期在4~5月和8~9月,連續2~3次,每次間隔7天。藥劑可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2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100倍液,或抗菌劑40150~100倍液。④噴藥保護。結合防治柑橘瘡痂病,于春芽萌動前, *** 一次0.5∶1∶100波爾多液;花落2/3時,以及幼果期各噴藥一次。
甜橙種植流膠病經常出現,甜橙種植流膠病發病規律是什么呢?
1、流膠病多發生于郁閉、潮濕的果園,所以預防流膠病,首先要做到果園通風透光,土壤墑情適宜,不積水,土壤不板結。同時注重有機肥的投入,改善土壤環境。在田間作業時,做好清園消毒,盡量減少樹枝樹干傷口,防止細菌侵入。柑橘流膠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盛發期在4~10月份,高溫多雨會促使流膠病越發嚴重。
2、生理性流膠:主要發生在主干和主枝上。雨后樹膠與空氣接觸變成茶褐色硬質琥珀狀膠塊,被腐生菌侵染后病部變褐腐爛,致使樹勢越來越弱,嚴重者造成死樹,雨季發病重,大齡樹發病重,幼齡樹發病輕。侵染性流膠:主要為害枝干。
3、當氣溫在15℃左右時,病部即可滲出膠液,隨著氣溫上升,樹體流膠點增多,病情加重,且土壤粘重、酸性較大、排水不良易發病。
柑橘樹脂病是什么病,怎么防治?
樹脂病是真菌性病害,為害枝、干、葉片和果實,導致樹勢減弱,嚴重時可使植株死亡。【癥狀】有流膠、干枯、砂皮、蒂腐4種類型。①流膠。病部皮層組織松軟,呈灰褐色,滲出褐色膠液并有酸臭。在高溫干燥情況下發展緩慢,病部逐漸干枯下陷,最后病部停止發展。


柑橘流膠病又叫樹脂病,是一種真菌病害,有子囊菌引起。由于病灶滲入樹體內部,一旦發生防治非常困難。在栽培管理方面 冬季在氣溫下降前要做好防寒工作:樹干刷白、冬季培土,在柑桔采收后施一次有機肥,有保暖防寒的作用。結合修剪,去除病蟲枝、枯枝及徒長枝,使桔樹通風透光良好,減輕發病。
柑橘樹脂病通常將侵染枝干所發生的病害叫樹脂病或流膠病;侵染果皮和葉片所發生的病害叫黑點病或砂皮病;侵染果實使其在貯藏期發生腐爛叫褐色蒂腐病。發生嚴重時常造成大面積柑橘園毀滅,或在貯運中造成大量爛果。
柑橘樹脂病的引發原因包括果園濕度過大、通風透氣條件差、土壤板結、土壤有機質缺乏、夏季高溫干旱、冬季低溫凍害等。防治 *** (1)如果是1-3年生幼樹,采取培土防寒或裹塑料袋防寒。對于大樹,采取培土防寒。(2)在霜凍前7-14天左右,澆施防凍水或在地面鋪草防凍。
用新鮮的牛尿加干凈的紅壤土攪拌包裹。柑桔流膠病又叫樹脂病,是一種真菌病害,有子囊菌引起。由于病灶滲入樹體內部,一旦發生防治非常困難。柑桔樹流膠病是柑桔樹的嚴重病害之一,它會使樹皮開裂,發病后期木質部壞死,使樹體養分供給受到阻礙,容易導致柑桔樹 *** 死亡,嚴重阻礙柑桔產業的發展。
微信號
Wang13795530723
標簽: #柑橘樹脂病發病時期

評論列表